2015级草业科学野外实习日志(五)------土壤学

发布时间:2018-07-30 字体大小 T |T
  2018年7月26日,随着朝阳的升起,我们开始了新的实习内容——土壤学,代课的是李旭东以及文海燕老师。他们将给我们介绍陇东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植被分布、土壤特征以及土地的利用方式,同时带领我们进行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等指标的测定。
26日上午,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对于庆阳试验站周围的土壤剖面进行了观察,初步辨识母质种类、性质及风化程度,并采集了不同剖面的土壤样本。首先,在试验站的空闲土地上,挖掘样坑。用环刀采集原状土壤,用以测定土壤的容重和田间持水量。在老师多次示范下,我们学会了如何挖土壤剖面,如何选择合适的位置用环刀采样,如何对样本进行修正操作。对于课本上的知识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实际的体验。
 
  此外,老师带领我们观测试验站周围的土层结构,详细的像我们讲解了土层的四个土壤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以及母质层的特征。在这次讲解中,我们深刻的了解到了比书本更详细的更直观的土壤层知识。对于不同土层的颜色、质地、盐酸反应等特征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其后,同学们自发组织在教室中探讨关于实验的内容和心得。对于实验中遇到有趣的事情进行分享和交流,表现了对于土壤学强烈的兴趣。尤其是关于土壤在漫长岁月的演变中,产生的大量土壤类型以及各种土地地形地貌的话题,吸引同学的注意力,许多同学都沉静在大自然的伟力下,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下午四点,同学们自己制作简易的支架工具,对于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风干,一大波简易实用的作品将同学们的心灵手巧体现的淋漓尽致。
  27号上午,同学们在教室集合后,老师布置了当天的实习内容,并高歌了一首“信天游”,用歌声向我们展示了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其后,老师带领我们了解了试验站中的各种土壤研究的设备和正在开展的试验,试验站中学长学姐们的研究样地和试验装置,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学习素材,例如果园生草复合系统蒸散失水的研究与模拟、田间枯落物的分解研究等,使我们对于土壤研究有了新的拓展认知。
  之后,老师和同学们赶往“西风沟”进行地形地貌与土壤构造的学习。走在阳光明媚的田间路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唱了几首民歌,我们深切的融入了大自然,耳边的歌声久久不能消散。到了“西风沟”后,我们观察着坡地、观察着沟谷坝地,脚踩着坡地上的自然草地,与大自然一起呼吸着,将自己与其相融。在较近的坡面峭壁中,我们发现了该地的沉积体——黄土状沉积体,它富含碳酸钙、粉砂质、棱柱状结构,但层次不明显。老师们为大家讲解梁峁地地质构造、土壤类型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而我们的脑海中则闪烁着成百上千年间这块土地是如何变化成如今这个模样。水滴石穿,正可以形容它的形成,漫长岁月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停地冲刷造就这独特的地貌,形成了这养育一代代不凡西北人的黄土地。
 
  这次实习,非常感谢李旭东老师和文海燕老师对我们不辞辛劳的讲解与引导,帮助我们对土壤学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师生情谊,一起度过一段美好的实习时光。老师们让我们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知道实践是我们应用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次实习,使我能够将课堂上讲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不仅使同学们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激发了同学们对这一门课程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