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院赴甘肃省玛曲县和环县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团心得(6)

发布时间:2011-08-27 字体大小 T |T

社会实践心得——玛曲之行

齐肖男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0级草业科学

 

二零一一年七月十号我们从学校出发,带着期待踏上了玛曲之行,暑期实践,。

一行十一个人,两个学长,三个学姐,和我们六个“学弟学妹”。当天是个大热天,太阳晒的人困困的,而我们就是在最热的晌午坐上了去校本部的校车。由于当天已经不能赶到玛曲,所以我们只好先在兰州歇一晚。合适的旅馆不好找,贵的住不起,便宜的又没房间,我们十几个人托拉着行李背着包,走了好几家都没成功下榻,站在一家地下旅店的门口,望着耸立在不远处的高级宾馆,不禁咋舌感叹······最后决定大部队在食堂等候顺便吃饭,两个学姐学长去稍远的地方找找,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们终于成功找到一家旅馆,温馨旅馆。

这温馨旅馆温馨的一塌糊涂,温馨的小房间里刚好能容下一张床和一个电视柜,幸好还算干净,安稳的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奔往车站。我们的暑期实践团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六个人,去环县,另一组五个人,去玛曲,我是去玛曲的。在车站大家便分开了,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车子出发后我吞了两片晕车药就合眼入睡了,七八个小时的车程,只有眼睛一闭一睁才能让时间过的快一些。当我终于清醒过来的时候,窗外的景色已经完全变了,放眼望去都是起伏的草原,我们的汽车像一只在绿海中漂浮的小船,原来玛曲的草原不是想象中平坦的一望无垠,我突然就想到了家乡的大海,和那一波一波起伏的浪花。这样一来,我对玛曲草原又多了一分亲切。

汽车沿着盘旋弯曲的柏油路一路向上爬,最后在一个还算繁华的小镇停住了,玛曲县城,我们终于到了!

下车后还来不及观察下这个高原边陲的小镇,我们就上了站里找来接我们的出租车。又在草原中行驶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才真正到达了终点,我们院的实验站——阿孜站。

当天玛曲的天气跟我们开了个玩笑,空气又湿又冷,就像是北方沿海地区的冬天,我们有的穿着短袖,有的穿着夏天薄薄的长袖衫,看到师兄们竟然都套着羽绒服,集体傻掉了嘿嘿,其实是因为阴天,只要太阳一出来,就会很温暖了。

到了阿孜站,师兄们很热情的欢迎了我们,帮着我们打扫整理好了宿舍,晚上为我们准备了一顿很丰盛的火锅,吃饭间大家都互相认识了一下,学长们给我们介绍了这里的情况和未来这段时间的工作,并提醒我们这里的生活会比较辛苦枯燥。那晚,学长们的热情亲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月十二号,暑期实践生活正式开始了。

开始几天一直下雨,不能出去野外工作,我们就呆在宿舍和师兄们一起分草。分草就是把一包包采来的样方草中的每一种草分别分开,大约有二十多种。分草的过程也是认草的过程,认识草的学名,了解每种草的特点。刚开始分的很困难,草名记不清,相似的草也区别不开,一包草经常要分两三个小时。但我们都不气馁,勤记勤问,师兄们也一直耐心的解答,直到两三天后,分掉了几十包草,才终于渐渐认全。看似平凡的小草,都有很美的名字,紫菀、小米草、小花草 、玉梅、矮金莲、毛果婆婆纳、华丽龙胆······这些名字里是否也隐藏了草业研究者的一份深情?分草的工作贯穿我们的整个实践过程,它是草业研究的一项最基本工作,到后来,我们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分完一包。对于这项工作我感触颇多,既为学到了很多东西高兴,也不禁感慨研究生生活的辛苦与枯燥,师兄们守在这片辽远寂静的草原,坚守着一份对草业研究的热诚。也问过师兄苦不苦,他们的回答惊人的相似,“很辛苦,但是不苦,这里真的很美”,记得侯老师说过一句话,“玛曲草原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我想,应该是来了就无法离开,心中总有一分带不走的眷恋。

在试验站里,除了分草,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可做,偶尔称称草,一般是测温室气体成分。测气体成分的机器就在我们女生住的屋子里,我们刚来时就看到靠墙的柜子上摆着什么东西,用一块落满尘土的布蒙的严严实实,也没在意,就把带来的零食饮料都放在上面,后来被师兄们发现,让我们赶快拿下来,并正告我们这台机器价值二十几万,尤其一根暴露在外面的进气针只能国外进口,八千多块,很脆,易断!我们三个女生着实吓出一身冷汗,赶快检查进气针有没有被碰断,幸好尚完好,只是此后再不敢在上面放东西,还小心的保护着。到后来,我们都学会了使用这台复杂的高精密仪器,真的是很大的收获。

过了两天,雨停了,我们才开始跟着师兄们去野外工作。早晨九点准时出发,来到我们的实验地。有时是测温室气体,提着沉重的实验器材,两个人一组,一般安装好仪器后就是坐在草地上等待,每隔十分钟抽一次气,我们都带着草帽,等待的时光都是我最珍惜的,看不够的蓝天白云,看不够的青青草原,和远远近近悠然吃草的牦牛群。不测气体的时候就做样方,我们每个人跟一个师兄一组,在我们负责的试验地里放一个0.250.25的样方框,测各种草的株高、分枝数、生殖枝数和密度,一般我们只负责记录。炎炎的烈日下,在草地上常常一趴就是几个小时,广袤的大草原上,起伏的群山之中,小小的我们也仿佛是这里的一株草。

实践快结束的最后几天,我们还做了一项特别的工作,协助一位师兄做“测羊粪分解率”的实验。这个实验的内容非常有趣,包括拣羊粪,挑羊粪和埋羊粪。开始我们都不爱帮忙,觉得太脏了,因为整个实验过程都是直接用手的,所以只有我们实践队伍的两个男生去了,没想到去过一次回来,他们都干的相当开心,甚至是兴致勃勃,并告诉我们羊粪并不脏。看他们俩每天都很积极的去捡羊粪挑羊粪,我们三个女生很好奇,在最后一天终于也忍不住跟去了。那天的主要工作是埋羊粪,我们三个先去河边洗埋羊粪的花盆,等洗完到羊圈的时候他们已经捡完了,正在用簸箕很熟练的筛,只看见一个大盆里装满了捡来的羊粪,一粒一粒发出黝黑的光泽,没有什么异味,我忍不住伸手去摸,又干又硬,果然不脏!埋羊粪更有趣,就是把花盆装满沙子,用羊粪平铺在上面一层,再挖个坑把盆子放进去,但上面的边要露在外面,不能让土埋到羊粪。我们整整齐齐的埋了三十多个花盆,看起来特别像QQ农场里的田地,只是我们种的的是羊粪!

除了工作睡觉,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做饭吃饭了,这是个很有趣的工作,总会有惊喜。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宝平学长的臊子面、拉条子、蛋炒饭,丸子的凉调黄瓜、蛋花汤,才玉师兄的白菜片炒肉,张涛师兄的东北炖菜。。。经常让大家大饱口福。至于我没啥特长,做的也难吃,只是喜欢创新,总是喜欢百度东北的特色菜,然后做出一道道处女作,比如牛肉炖萝卜、炝土豆丝、烧茄子,味道时好时坏,但是大家每次都很给面子吃的干干净净,这让我很感动。

偶尔有闲暇的时间,我们会去外面走一走,看夕阳落到半山腰,牧民赶着牛群慢慢往家走,这时的空气凉爽湿润,晚风中有淡淡的青草味道,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情就会好的不得了。离开前的最后一天,我们做完工作,去了在我们站上工作的藏民拉姆家,顺便借走了他的一匹小马。那是一匹很温顺有点迟钝的小马,腿短,肚子大,还一直吃个不停,也正是她可爱善良的外表让我对她完全信任,平生第一次骑马,我却敢放心的闭上眼睛。骑着它,漫漫的走在茫茫草原上,我幸福的几乎要流泪了。

在我们的站上还住着站长一家人,也是藏族人,站长的儿子十二岁,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叫他小藏包,是个可爱的小胖子,他每天都陪着我们一起工作,又聪明又仗义。站长的妻子是一个贤惠善良的年轻妇人,她很慷慨,不常出门,但是经常让小藏包给我们送吃的东西,有时是一大盆牦牛奶做的酸奶,有时是一整壶自制的奶茶,还有一次端来两盘珍贵的藏包,味道都非常好,藏族同胞的热情友好,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暖的。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离别的日子。走的那天早晨,所有的师兄都早早起来送我们。站在试验站旁边的公路边等车的时候,心里沉沉的,我努力的回忆着从山坡上自由的风,被风吹过后像海一样波动的草原,还有那些低低挂在蓝天上的白云······坐在回去的车上,满脑还是在玛曲生活的一幕幕,烈日下趴在草地上做实验的我们,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的我们,小河边洗手玩水的我们,连夜分草的我们,星光下收工回家的我们,在美丽的草原上疯狂拍照的我们。而现在的我们,终于要离开这片留下了我们汗水和笑声的草原,和二十天来朝夕相处的师兄们,带走的只有一份沉甸甸的回忆。

车子飞快的驶出玛曲,我拿出手机在自己的空间中轻轻写道“心中有草原,走到哪都是蓝天白云。”